契卡以其冷酷无情的手段让阶级敌人闻风丧胆,然而,这些手段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多年来与沙俄秘密警察的对抗和斗争中汲取的教训。沙俄如何以残酷方式应对敌人,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俄国的国家安全机构在1917年之前就已存在,几乎能追溯到百年前。沙俄政府当时面对着严峻的国内外安全形势,因此着手设立专门的安全机构来应对复杂的局势。彼时局势动荡,从1825年十二月党人提出的改革要求,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民粹派在农村策划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极左的恐怖活动,沙俄不得不时刻应对各种挑战。同时,沙俄帝国的领土扩张无疑加剧了国内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冲突,摩擦和矛盾难以避免。推行俄化政策则如同投石入水,引发了层层涟漪,使得沙俄的情报工作越来越复杂。沙俄安全机关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也为苏联时期的安全措施提供了前车之鉴,成为其重要的学习范本。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02年设立的内政部,最初的职责涵盖面广泛,但跟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了国家安全。沙俄各地的警察机关虽然工作效率各异,但其手段却五花八门。乡村骑警是当时令人恐惧的存在,而监警则负责帝国各大城镇的监控工作。
沙皇遇刺事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加速了沙俄国家安全体系的重组。沙皇在返回冬宫的途中,遭到两位民意党人的袭击,二者投掷的炸弹之一最后导致沙皇身亡。几个月前,沙俄的国家安全机构刚刚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重组。1826年成立的帝国总理第三分部,负责监视宗教少数群体、分子、金融罪犯以及居住在帝俄的外国人,并且管理政治犯的监狱。作为“道德卫士”,第三分部操控国内外舆论,联合教育部压制批评政府的声音,同时奖励那些为政府写作的作者。然而,第三分部在亚历山大二世于1881年遇刺后不久便解散了。调查的最终结果表明,该部门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应对革命和恐怖活动的泛滥。
1880年8月,直接隶属于内政部的帝国警察部成立。在特别宪兵部队的帮助下,这一部门负责追捕逃犯,控制民众。1871年该部门获得了搜查权,随后逐步接管了警察机关和消防队的工作。
亚历山大二世被刺后,沙俄安全机构发生了彻底的变革。1881年成立的“奥卡拉”近卫,以其秘密行动、便衣特工和信件搜查手段臭名昭著,专门对付国内外的政治和左翼革命运动。这个机构特别擅长利用密探渗透潜在的敌对团体。苏代金是近卫在圣彼得堡的头目,他招募了民粹派成员德加耶夫,使其成为双面间谍。德加耶夫在帮助近卫逮捕民粹派领导人费格纳后,成为了民粹派残余团体的头目,并致力于将其转变为极端民族主义的组织,同时鼓吹反犹主义。然而,德加耶夫在1883年被革命同伙发现其实际身份后,同意刺杀苏代金并逃亡美国,最终成为知名学者。德加耶夫和苏代金的故事反映了沙俄政府和近卫机构对权力的渴求以及对限制其权力的无视,而国家安全机构和民间政治团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尼古拉斯二世在1894年即位,近卫依然对异见人士保持高压控制。新沙皇以“血皇”的名号广为人知,这一切源自1896年5月18日发生的霍丁卡惨剧,近千人在沙皇加冕庆典上丧生。因为事先未能预料到如此多的人前来,致使秩序维持不当。高官也成为了刺杀目标,内政部的两任首脑分别在1902年和1904年遭遇刺杀,皆是死于社会革命党人之手。
1904-1905年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国内社会矛盾愈发激化,1905年革命爆发。来自各个阶层的反抗浪潮涌起,农民暴动、城市工人罢工、军队哗变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许多民族、地区和宗教团体因文化压制和缺乏自治而表达不满。
1905年1月22日,修士兼政治活动家加蓬组织了一场大规模工,然而者遭到帝国军队的血腥,导致至少9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这一事件加剧了全俄的抗议潮,工人、农民和士兵纷纷发起反抗,最后导致1917年沙皇政权的覆灭。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