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城市分布来看,AIGC行业招聘需求大多分布在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拉勾招聘平台显示,今年1月1日~5月22日,广州地区AI类岗位招聘平均月薪较高,其中推荐算法工程师招聘月薪达37500元。机构、优秀的科技公司等,这些为AIGC人才的集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广州近年一直推动领域创新,出台不少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创新团队在AI领域进行研究。此外,广州也有不少创新基地,高校和企业的联动也在逐步加强,对于AIGC从业者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源和支持。
拉勾招聘公关总监杨华云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广州地区AI类岗位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呈现两极分化状态,算法工程师、CV算法工程师求人倍率分别为0.49和0.52,岗位竞争压力较小。而AI产品经理、推荐算法工程师等岗位求人倍率较低,竞争压力处于高位状态。
麦肯锡公司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可能多达400万人——预计中国对熟练AI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达到600万;但2030年人才供应量仅能达到200万,因此缺口达400万人。
2019年,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得首批专业建设资格。2020年3月,部再次审批通过180所高校开设专业。记者梳理部分高校招生分数发现,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录取分数大部分高于该校录取平均分,属于热门专业。
曾有设计岗位职场人士“吐槽”,自己花几小时做出来的设计,AI花10分钟就能做出效果相仿的作品。
拉勾招聘联合创始人兼CMO鲍春华表示,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地发展时代,多赛道迎来人工智能赋能。目前不少游戏公司陆续搭建一系列AI工具平台,涵盖视觉、语音、大语言模型等技术方向,随着这些工具平台的深入应用,公司各业务部门的研发效能得到非常明显提高,研运成本明显降低。
鲍春华认为,AI的作用不是替代人,而是释放人去做更高级、更具创造力的事情,要避免在职场被淘汰,就要用好这一工具。以拉勾招聘为例,去年该平台也借助人工智能提效招聘赛道,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招聘助手可处理对话聊天、智能问答等多轮交互沟通。目前平台99%的HR在招聘过程中都会使用该产品。
邓博接触AI作画是在2022年初,那时他还在做视觉设计师,平时的工作就是画插画。
刚开始的时候,他看到AI能画画觉得挺新奇,因为当时AI的作画能力有限,创作的作品大部分“一言难尽”,这对当时的邓博来说没有一点冲击力。“2022年,我开始使用一款名为Midjourney的AI绘画软件。创作的第一幅画,我给出的关键词是‘篮球’‘金鱼’。1分钟后画作出炉,我确实大为震撼。”邓博说,画面中出现4个“在海底被金鱼环绕的篮球运动员”,尽管人物的肢体和动物有不一样程度的扭曲,但的确很准确地按他给出的关键词生成图画,甚至做了一些合理的发散。“震撼过后,我判断彼时的AI绘画还不能完全满足商业需求,和成熟的画师技术相比还是差得比较远,所以我只在后续对AI绘画保持长期关注。”邓博说。
此后,邓博了解到拥有AI作画产品文心一格,抱着挑战一下的心态,决定给自己的职业换个方向。邓博说,2022年底,文心一格开始快速进步,不仅生成速度大大加快,图像稳定,甚至能画出一些很具象且较为准确的元素或风景画。邓博知道这就是行业的发展趋势,用来辅助创作再合适不过。现在,他每天都沉浸在学习新技术的兴奋中。
邓博认为,好的AI是工作“利器”,如何通过这一“利器”提高创作效率和创作质量,是AI画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邓博看来,年轻人应该勇于尝试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将其与工作融合,不断探索对自己最合适的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
工作7年的陆安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他觉得自身的工作一直与AIGC相关。“以前没有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我的工作就是搭建场景,我学的专业就是教我怎么样去使用AI丰富场景。AIGC的出现,让我学会灵活运用这个工具,把场景又快又好地搭建出来。”陆安目前的工作就是构建及优化角色扮演大模型,以及研究大模型在场景中的应用。
陆安和记者说,他们这一行有职场焦虑是正常的,因为原来需要做10小时的工作,AI半小时就完成了。“大模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及想象空间,极大的提升AIGC有关技术效果并极大扩展应用空间,无论是代码生成、游戏助手、智能NPC等,都为AIGC在游戏中的落地提供了无限可能。”
如何做到不被AI淘汰?陆安说,他早前选择加入AI实验室大模型算法组,主要是因为很重视AI,投入大量资源并提供很多机会。据了解,巨人网络AI实验室有大拿带队,技术氛围浓厚,小组成员AIGC经验比较丰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
陆安表示,目前AIGC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拥有非常好的应用和技术前景,从大语言模型到多模态大模型,都展现出惊人的效果和发展的潜在能力,相信AIGC能在游戏及各行各业大放异彩,“学会怎么运用大模型,职场道路自然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