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由AI专家李开复与科幻作家陈楸帆合著,从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视角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及行业,预测未来20年AI发展,引发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思考。
(2023年5月,李开复进入AI大模型领域,带队创办新公司“零一万物”并任CEO;2024年12月13日至15日,“202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举行,李开复出席并演讲。)
这本书全面、深入探讨AI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融合了当今流行的AI思想和术语,结合历史与实践,适合作为高等院校AI专业教材。
作者梅拉妮·米歇尔以5个部分揭示了现在的AI能做什么以及未来几十年的期待,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厘清AI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梅拉妮·米歇尔是一位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系统和遗传算法以及细胞自动机)
从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基础原理入手,详细解释了核心概念,兼顾理论和实践,由科学家Michael Nielsen撰写,适合入门。
全面系统地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由深度学习领域的大师Goodfellow等人撰写,适合学术界读者。
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是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提出了多个预言式的洞见,探讨了科技特别是AI的未来发展。
(雷·库兹韦尔,是奇点大学创始人兼校长、谷歌首席技术官,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曾获9项名誉博士学位和2次总统荣誉奖。)
解读AIGC技术思想及其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分析AIGC助力元宇宙和Web3.0的实践,把握智能创作风向。
从零开始讲解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提供详细的编程实例,适合想要学习怎么样用Python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的读者。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怎么样创建智能代理的学科,这些智能代理能够感知环境、进行推理、学习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它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赋予机器类似人类的智能。
第一,机器学习:使计算机系统能够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和改进,无需明确编程。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
第二,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来处理和学习数据中的复杂模式。
第三,自然语言处理:使机器能够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包括文本处理、语义理解等。
第四,计算机视觉:让计算机理解和解释图像和视频,涉及物体识别、图像分类等。
发展方向一,通用AI(AGI):开发具有人类水平智能的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在多种领域中学习和工作。
发展方向二,强人工智能:不仅模拟人类智能,还可能超越人类智能,具备自我意识和自主决策能力。
发展方向三,人工智能伦理和安全: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确保其符合人类价值观和伦理标准,防止潜在风险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算法优化:未来AI算法将更看重降低对海量数据的依赖,同时提升自主推理和逻辑思考能力。例如,中国团队开发的DeepSeek-V3模型通过无监督强化学习框架,大幅度降低了训练成本,却能达到顶尖模型的性能。
多模态融合:AI系统将能够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解决方案。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AI可以像人类一样,综合多种感官信息来理解和处理复杂场景。
硬件创新:AI芯片的性能将不断的提高,如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算力达2000 TFLOPS,功耗降低40%。同时,量子计算与AI的结合有望大幅加速AI模型的训练速度和提升性能。
医疗健康:AI辅助诊断的准确率将进一步提升,如到2025年AI辅助诊断准确率突破98%。同时,AI在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方面也将发挥更大作用,例如通过AI加速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小分子药物研发。
制造业:数字孪生技术和AI质检的结合将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非常明显提升。人形机器人也将大范围的应用于工厂实训和物流等领域,加速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落地。
农业:借助卫星遥感和AI技术,能轻松实现病虫害预警准确率达90%,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交通出行:无人驾驶技术将更成熟,无人驾驶车队开始在大城市普及。同时,AI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将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教育:AI将为教育领域带来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导等创新应用,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金融:AI在风险评估、欺诈检测、智能投顾等方面的应用将更广泛和深入,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万亿美元,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范式革命。这将使人类能够更直接地与AI系统交互,拓展人类的能力边界。
智能代理:AI驱动的代理将拥有更高的自主性,能够执行更多复杂任务,成为人类工作与生活中的智能伙伴。例如,AI代理可以在法律、供应链管理、产品研究开发等领域提供战略支持。
• AGI的进展:预计在2030年前也许会出现特定领域的准AGI系统,但完全实现AGI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常识推理能力方面。DeepMind CEO德米斯·哈萨比斯认为AGI可能会在五到十年内开始出现。
ASI的展望:虽然目前ASI还只是假设,但一旦实现,它将能够在所有领域超越人类智能,解决超出人类能力的复杂问题。这将引发关于人类与智能“生命”关系的深刻思考。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将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还将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确保AI的安全性、可控性和伦理合规性也将成为重要课题。)
电影《终结者》中描绘的人工智能形象,代表了科幻作品中对于高级人工智能的一种极端设想,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以下是两者的区别:
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往往被夸张化,以增强戏剧效果。例如《终结者》中的“天网”(Skynet),它不仅具备高度智能,还能自主学习、进化,甚至控制大量机器人和武器系统,目的是为制造紧张刺激的剧情。
科幻作品中的人工智能通常被描绘成冷酷无情、没有情感的机器,缺乏人类的道德和伦理观念。这种设定是为制造冲突和对立,突出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往往被设定为反派角色,目的是推动剧情发展和制造冲突。这种单一化的角色设定忽略了现实中人工智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实中的高级人工智能仍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在特定领域表现出色,但距离科幻作品中的形象还有很大差距。例如,目前的AI系统在常识推理、情感理解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无法像电影中的人工智能那样全面超越人类。
现实中的AI发展受到伦理和安全问题的制约。研究人员和机构在开发人工智能时,需要仔细考虑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确保其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利益。这种伦理和安全考量在科幻作品中往往被忽略或简化。
现实中的人工智能不仅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还在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非消极作用。例如,AI辅助医疗诊断、个性化教育系统等,都是现实中人工智能的有益应用,与科幻作品中单一的反派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在算法优化、多模态融合、硬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提升其智能水平和应用范围。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确保其符合伦理和安全标准将成为重要课题。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需要一起努力,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准则,以引导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未来AI将更多地与人类协作,成为人类的智能伙伴和助手。例如,AI驱动的智能代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处理复杂任务,提供决策支持,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电影《终结者》中的人工智能形象是对未来的一种虚构和想象,与现实中的AI发展存在非常明显差异。现实中的高级人工智能更注重技术的可行性和伦理的合规性,旨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革。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独家视频丨神十九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三名航天员到家了!
90后航天员宋令东安全顺利出舱 #90后航天员给大家飞吻 #欢迎神十九回家 #神十九航天员出舱
这场大雨太给力了,武鸣终于迎来及时雨!#武鸣干旱 现在怎么样了?五一假期不用抗旱了吧!
美国打算对华打金融战?我还得给美财长上一课 #立说财经 #掘金计划2025 #经济学视角看世界 #人间清醒商业问答
054A强势驱离菲舰,美军作壁上观,“见死不救”令菲方破防 #抖音热评
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净网2025”专项行动统一部署,持续推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处置了一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美国的关税政策,又有新变化!特朗普在行政令中表示,“我现在已决定,在这些关税适用于同一商品的情况下,这些关税不应产生叠加效应,因为这种叠加导致的税率超过实现政策目标所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