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骁龙座舱芯片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智能汽车领域赢得了广泛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其四大核心优势:
二是高效的能耗管理,确保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功耗,延长车辆续航;
四是出色的连接性能,确保车辆与外界的顺畅通讯与数据传输。这些特性共同促使高通骁龙座舱芯片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在打造智能座舱时的首选方案。
在智能座舱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当下,高通的第三代骁龙数字座舱平台旗舰版芯片 SA8155 与更新一代的第四代骁龙数字座舱平台旗舰版芯片 SA8295,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与稳定的表现,占据了市场的领头羊。特别是 SA8155,作为上一代旗舰,凭借其成熟的技术与广泛的应用案例,在 2023 年于中国市场的智能座舱域控芯片出货量中占据了显著份额,全年出货量超过 226 万套,渗透率高达 59.2%,彰显了其在市场中的强大影响力。
与此同时,随技术的迭代升级,SA8295 作为高通的旗舰产品,慢慢的变成了市场的新宠。近年来,包括极越 01、全新奔驰 E 级、理 L7/L8/L9/MEGA、小鹏 X9、极氪 007/全新极氪 001、小米 SU7 以及零跑C16在内的多家知名汽车品牌的热门旗舰新车纷纷选择搭载 SA8295。随着 SA8295 出货量的迅速增加,它已成为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SA8155P 是一款集成的、面向汽车智能座舱平台的芯片,19 年推出,21 年开始陆续在汽车上搭载。
它是一款采用 7 纳米工艺的 SoC,专为汽车应用而设计,内置了定制的硬件模块。
该SoC的 CPU 方面采用了高通定制的基于 ARMv8 架构的第四代Qualcomm Kryo 485CPU,八颗,由一个性能强大的核心和七个能效核心组成(包括 1 个 Gold Prime 核心、3 个 Gold 核心和 4 个 Silver 核心)。这些核心能够准确的通过任务的需求自动切换,以提供最佳的性能和能效平衡。整体计算能力达到 105K DMIPS。
一个性能核心为:Gold Prime Core(基于ARMCortex-A76 架构),最高频率可达 2.419GHz,作为性能最为强大的核心,它能够在需要高性能的任务中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七个能效核心中有三个 Gold Cores,每个核心的最高频率可达 2.131GHz,它们协同 Gold Prime Core 工作,逐步提升整体性能。还有四个 Silver Cores(基于 ARM Cortex-A55 架构),每个核心的最高频率可达 1.785GHz,它们主要负责处理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任务,以降低功耗。
Kryo 485 使用先进省电技术的 7 纳米鳍式场效应晶体管,代表了这款 CPU 的先进制程和优秀的能耗。该SOC具有虚拟化功能,能支持多个操作系统或应用在同一硬件平台上并行运行,同时确保它们之间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其中,L1 缓存是 CPU 内核集成的缓存,分为指令缓存(I-Cache)和数据缓存(D-Cache),用于存储 CPU 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L2 缓存和L3缓存则是外部的缓存,它们比 L1 缓存大,但访问加载速度稍慢。系统缓存则是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经常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SA8155P 还配备了专用的视频解码/ 编码硬件加速器,确保了高效的视频解决能力。 显示引擎则支持最多 3 个 4K 显示器(帧率为 60fps),并兼容仪表盘完整性显示,为用户所带来出色的视觉体验。
此外,异构计算子系统/DSP 能够支持下一代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加速。集成了 Qualcomm NPU130 神经处理单元,配备了四个 Hexagon Vector eXtensions(HVX)处理器,其高效的机器学习架构功耗低于 7W,性能却超过10TOPS(万亿次运算),展现出强大的计算能力。
SA8155P 还配备了可选的 2Gbps 能力的调制解调器基带,支持第九代技术,确保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同时,它还提供了高速外设连接,包括 USB 3.0、PCIe Gen 3.0 和以太网(千兆能力)。
SA8295P 是在 2021 年 1 月 27 日推出的。采用最新的 5nm 工艺,相比前一代的 7nm 工艺 ,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具备高性能图形渲染能力,支持复杂的 3D 图形和超高清多媒体应用。Adreno 695 GPU 采用并行处理架构,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图形任务,大幅度的提升了图形渲染的效率。该 GPU 支持硬件加速功能,能快速渲染复杂图形,减少了对 CPU 的依赖,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图像处理方面,设备是采用了 Qualcomm Spectra ISP 395 图像信号处理器。这款 ISP 支持多通道图像处理,能够轻松处理高分辨率的多路摄像头数据,并配备高级图像增强算法;视频处理方面,设备搭载了 Adreno 665 VPU,它支持高质量、超高清的视频编码和解码,同时,该VPU还兼容多种视频格式和编码标准。显示处理方面,设备配备了 AdrenoDPU1199 显示处理单元。这款DPU支持多显示器配置,能够同时驱动多个显示屏。在连接性方面,设备支持 Wi-Fi 6 (802.11ax) + Bluetooth 5.2,确保高速无线通信和稳定的设备连接。同时,还提供了 USB 3.1、PCIe Gen3、I²C、SPI 等多种接口,使设备具备了丰富的扩展性。
在车载芯片领域,除了上述的两款外,SA8255、SA8775 以及 SA8770 也是较为常见的几款高通芯片。这些芯片各自具备独特的特点和性能差异,以满足多种车载系统的需求。
SA8255 定位与8295差不多,各有长短,不过其AI算力最高可达48TOPS,这使得它在处理复杂的车载智能应用时表现出色。无论是ADAS还是车载娱乐系统,SA8255 都能提供流畅且高效的运行体验。
而 SA8775 则在 SA8255 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和优化。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多了两个通用 DSP,这大大增强了其数据处理能力。同时,SA8775 的 AI 算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2TOPS,这在车载芯片领域是很突出的。这样的性能提升使得 SA8775 能够更轻松地应对更高要求的智能应用,如无人驾驶系统等。
至于 SA8770 和 SA8775 之间的区别,则大多数表现在 CPU 频率上。SA8770 的 CPU 频率最高为 2.1GHz,这已经能够很好的满足大多数车载应用的需求。然而,SA8775 则将 CPU 频率提升到了 2.35GHz。这一微小的提升却带来了显著的性能增强。
总的来说,高通在车载领域的这几款芯片各有千秋,用户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型号。无论是追求超高的性价比的 SA8255,还是追求极致性能的 SA8775,亦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SA8770,都能为车载系统提供稳定且高效的支持。
现阶段,市场普遍呈现出一种趋势:即以 10-20 万元价格的范围的车型搭载高性能的8155芯片,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车辆智能化功能的基本需求,如流畅的多媒体体验、高效的语音交互等;而 20 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则更倾向于采用更先进的 8295 芯片,以提供更卓越的车载娱乐系统、ADAS 以及更快速的软件迭代能力,逐步提升驾驶体验和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
然而,随着新兴汽车品牌零跑汽车宣布其 B10 车型将搭载高端的 8295 芯片,这一举动无疑打破了原有的市场规律。可以预测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内,8295 芯片的应用场景范围将会迅速扩大,不再局限于高端市场。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逐步降低,8295 芯片有望下探至 15 万元左右的市场区间,成为更多消费者的可选配置。这一变化将极大地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使得高性能车载芯片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能更广泛地惠及广大普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