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是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后者则是百度资深副总裁、百度移动⽣态事业群组总经理。他们二人OKR出现的变化,反映了百度今年核心业务的重点方向。
所谓的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翻译过来就是“目标和关键成果”,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分成“目标(O)”和“关键成果(KR)”两个部分。
和更加为人熟知的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相比,OKR的目标是有些模糊的,更关注提出极具挑战性和追踪意义的方向,引导组织成员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而努力。也就是说,是否100%完成了目标并不重要,思路更接近于“求其上者得其中”。
比如在李彦宏最新的OKR当中,针对移动生态业务提出了一个目标:“基本完成移动生态的AI原生化改造,实现收入XXX,利润XXX”。
在这一目标之下,李彦宏列举了三个关键成果:一是通过产品和功能创新使基石业务搜索、feed、百度App用户数保持增长,心智得以巩固;二是实现文库、电商等业务的跨越式发展,趟通新业务如NewApp、智能体的发展路径;三是强化用商一体的理念,深耕若干垂类,收入利润达成目标。
这是过去三年以来,李彦宏首次在OKR中提到了电商业务,并且将电商的跨越式发展设置成了关键成果。
除此之外,李彦宏还针对智能云与智能硬件、智能交通等制定了相关OKR。在李彦宏公开了自己的OKR以后,百度内部随即自上而下进行了对齐。
其中,针对“领跑AI行业发展,重构代表性场景,取得收益”的目标,有一个关键成果就是“探索数字人电商规模化方案,智能导购以更高的转化率覆盖XXX的电商query,数字人直播超XXX家”;
针对“强化商用一体理念,深耕垂类,收入、利润达成目标”,也有一个关键成果是“内循环持续发力直播电商,提升商家供给和用户规模,收入达到XX亿”。
从何俊杰在百度移动生态业务上的具体OKR能够正常的看到,百度电商今年的关键词依然是“AI”。去年重点布局的“慧播星”(数字人直播)和智能导购,也将成为百度做大电商业务规模的机会所在。
早在2007年,百度就成立了电子商业事业部,并于次年推出C2C电子商务平台“百度有啊”,放言“三年内打败淘宝”。结果三年之后,“百度有啊”下线年,百度又推出了对标天猫的B2C电子商务平台“乐酷天”,仅一年多就关停。此后百度还推出过百度Mall、百度未来商店等等,但都没能助其真正立足电商市场。
去年9月,《时代》周刊发布的首届“全球百大AI人物”中,李彦宏和马斯克、黄仁勋、奥特曼等人一起被评选为
无法否认的是,百度对于AI技术的研发投入,一直处在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领先水平,如今已将重点放在了落地应用层面。
当时百度副总裁、百度电商总经理平晓黎表示:“在货架电商、内容电商之后,以AI为依托,集合用户、媒体、商品、服务等多元素重新组合的智能电商,将会支起一面新的旗帜”。
前者是百度电商的数字人直播平台,侧重于帮助商家们降低直播带货的门槛和成本,并且实现不亚于真人的直播效果;后者则是百度推出的国内首个生成式AI导购,能够以“智能化搜索+购物助手”的形式一站式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
这两个应用,一个面向商家降低直播门槛,一个面向用户辅助决策,从根本上提升了交易效率。
平晓黎此前也表示,百度之所以选择在这一段时间迈入电商赛道,是顺势而为。百度希望在AI大模型重构电子商务行业的过程中,能够给消费者和商家两端都带来实惠,这也将是百度电商未来发力的重点。
同样在今年年初,百度还推出了“百度优选”商家端App,功能覆盖商品管理、经营数据、订单履约、消息通知、效率工具等。
如果这三点都能实现,百度电商有望距离李彦宏定下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更近一步。
对于百度而言,“AI”确实是其重拾电商业务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但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这份机会对于其它互联网公司来说,也是同样存在的。
。此后,技术出身的吴泳铭,同时担任了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方面表示,这有助于以技术创新引领淘天变革,确保集团聚焦核心战略电商和云,形成统一指挥和高强度持续投入。
,也基于言犀产业大模型,上线了京东云AIGC内容营业销售平台、言犀数字人平台,以及AI智能客服“京小智”等各种AI工具。去年11月还有消息称,
已经组建了大模型团队,将探索AI大模型在客服、对话等场景下的应用,且会拓展至其旗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Temu的智能客服、搜索、推荐等业务场景。
比如抖音前不久上线了用AI自动生成直播切片视频的新功能,并推出“智能直播”,为达人生成个性化的货盘和话术方案;快手则推出了AIGC数字人解决方案“快手智播”,支持快手用户快速制作自己的数字孪生……
这些早已在电子商务行业站稳脚跟的平台,也在想尽办法吃到AI电商的红利,对于百度这样的跨界选手来说,面临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
因而在新的一年里,各大平台对于AI电商的探索又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究竟谁可成为AI电商真正的引领者,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