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R 2025评定渐渐的开端了,本年审稿人高达15000+名,为了更好的进步审稿质量,多个大模型组成的智能体也要参加审稿了。
并且,每位审稿人最多被分配到3篇论文,就为了让咱们深思熟虑去编撰高质量反应。
并且,论文提交数添加,对评定员需求也会添加,往往导致评定质量不一致问题。
对此,ICLR官方竟引入了「评定反应智能体」(review feedback agent),让AI去辨认检查中的问题,并向审稿人反应改善。
更有意思的是,很少发声的Bengio转发了ICLR 2025官博,持续搜集不同于学术论文的投稿方式——博客文章。
ICLR顶会每年举行一次,2025年将是第13届年会,于4月24日-28日将在新加坡举行。
为此,ICLR使用了多个大模型规划出反应体系,就为了将化觉降到最低,进步反应质量。并且,该体系已经在ICLR 2024评定定见上,进行了测验。
ICLR 2025官方组委会经过汇编大众谈论,并评价了以往ICLR审稿确认了这三类问题:
以往几届,不论是哪个顶会,都会被作者们吐槽的一个问题是——审稿人太欺骗了。
假如能提出您以为有必要包含的具体基线,将会很有协助。您是否以为现在的比较短少某些办法?能否具体阐明原因?
当审稿人谈论称,「在图4中,Transformer的功率试验没有成果,这是一个要害的约束要素」。
AI会主张道,「咱们感谢您的谈论,但恳请您将谈论要点放在论文的具体的细节内容和办法上,而不是对作者宣布个人定见」。
官方表明了,智能体体系不会替代任何人类审稿人,并且也不会编撰审稿谈论,或直接对谈论主动修改。
与以往的ICLR顶会相同,每一份提交的论文皆由人类审稿人独立进行反应,终究的「接纳」决议,将由ACS、SAS和审稿人做出。
并且,AI将为随机挑选的一部分初始评定供给反应,以便作比较并评价其影响。
在评定定见对作者揭露之前,审稿人将有时机更新他们的评定(假如乐意的话)。
AI一般在提交评定后的几小时内,向审稿人供给相关主张。对后续的审稿人回应将不再供给反应,审稿人与反应体系之间也不会有进一步的互动。
此外,反应只对评定员和ICLR项目主席可见;不会与其他评定员、作者或区域主席(AC)共享,也不可能影响选用决议。
据官方计算,本年有15249位审稿人,824位AC,以及71位高档AC。
因为邀请了太多的审稿人,导致许多人虽然收到了电子邮件告诉,却没有收到任何评定的论文。
还有人指出,自己看到审稿人的自定义最大论文数(custom-max-papers)设置为0,本应无法分配到论文,但他们却被分配了一篇论文。这是怎么回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
宁波14岁女孩药店单独买处方药,一次吞下16颗药被送ICU抢救!家族质疑:没有处方,为什么未成年人能从药店买到处方药?